【福清美景】石竹山
2023-02-17
石竹山属闽中戴云山余脉西山山脉南段,主峰状元峰534米,这里夏无酷暑,冬不严寒,平均气温19.7度。石竹山“石能留影常来鹤,竹欲摩空尽作龙”, 以石奇竹秀而得名,素有“雅胜鼓山”之誉。石竹山因其封闭、半封闭的对外特征,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山文化即祈梦文化,并且其特殊的地理环境--山高、崖陡、竹翠、水清,形成了强大的神仙气场, 加之对传统道教文化比较完整、系统地继承和发扬,使其千百年来一直香火旺盛,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,为福建省道教名山。
石竹山属闽中戴云山余脉西山山脉南段,主峰状元峰534米,这里夏无酷暑,冬不严寒,平均气温19.7度。石竹山“石能留影常来鹤,竹欲摩空尽作龙”, 以石奇竹秀而得名,素有“雅胜鼓山”之誉。石竹山因其封闭、半封闭的对外特征,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山文化即祈梦文化,并且其特殊的地理环境--山高、崖陡、竹翠、水清,形成了强大的神仙气场, 加之对传统道教文化比较完整、系统地继承和发扬,使其千百年来一直香火旺盛,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,为福建省道教名山。
闻名遐迩的祈梦之所--石竹山道院“九仙楼”就座落在山南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, 始建于唐大中元年(847年),初名灵宝观,后改为石竹寺,由仙君楼、观音殿、文昌阁等组成,是一座佛、道、儒三教合一的寺庙。石竹山道院供奉的九仙君是道家中重要的神仙之一,宣扬的就是传统的黄老的道家思想, 形成以道教“九仙信仰”为传统的独特祈梦文化圣地,宋时融入禅文化,明清又吸收了儒家文化,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以道为主、融禅、儒于一体的文化现象。
石竹山上至今保留着宋淳化以来摩崖题刻数十处,比较**的有朱熹、叶向高、陈宝琛、徐霞客、王世懋等名人留下的题刻、诗联,上世纪80年代,成为福建省首批十大省级风景区之一,2004年又升级为4A级旅游区,同时被誉为“中华梦乡”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